2022年4月25日,在第36个“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”到来之际,由健康报社和北京预防医学会共同主办的“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主题宣传活动暨《疫苗之路》纪录片发布会”在京举行。
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、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相关领导,纪录片受访专家,中国生物、智飞生物和康希诺生物相关代表,在京主流媒体参加会议。
为让公众更好地认识疫苗、了解疫苗的作用、理解接种疫苗的重要性,健康报社和北京预防医学会于2021年发起《疫苗之路》的拍摄工作。六集纪录片《疫苗之路》以疫苗的起源、研发、管理、免疫规划及其成就和疫苗的未来等为主题,展示了我国公共卫生事业、免疫规划事业的发展,揭秘了疫苗研发过程中鲜为人知的故事,以更直观的方式传播了预防接种知识。
“这表明,从疫苗接种的情况就能看出一个国家、一个地区的公众健康素养水平。”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毛群安表示,虽然我国在传染病的防治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,但仍面临乙肝、艾滋病等传染病的威胁。纪录片是向公众传播预防接种知识的有效手段。健康教育可以让公众掌握传染病的防控知识,真正做到预防为主、关口前移,从根本上解决影响公众健康的问题,提高全民健康水平。
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介绍,我国一直在推进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工作。截至目前,我国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33亿剂次,接种覆盖人数超过12亿,一天接种量最高达到近2500万剂。《疫苗之路》形象、生动、通俗易懂,有助于引导公众更加客观地认识疫苗接种的重要性、必要性,促进群众配合和支持接种工作。
北京预防医学会会长邓瑛表示,希望通过《疫苗之路》的传播,消除公众的疫苗犹豫,提振公众对疫苗接种的信心,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。参与拍摄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谈到,《疫苗之路》是在记录历史,也是在传播疫苗文化、预防接种文化。他说: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,疾控人员、预防接种人员默默奉献,依法依规完成疫苗接种任务,也在传播和践行着奉献、担当的精神。”
健康报社邓海华社长介绍,摄制组到全国各地的疾控中心、预防接种单位蹲点拍摄。参与拍摄工作的有44人,他们中有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,有一线预防接种人员,有公益组织代表,有生产企业代表,还有“最美接种医生”等。